7月26日,英國政府宣布將于2040年開始全面禁售傳統(tǒng)柴汽油車,此項計劃的動因主要是應對國內的空氣污染問題。正在努力擺脫霧霾的中國也從交通污染治理的角度做出了不懈努力。深化空氣污染治理,是否應該追隨歐洲的腳步,把汽柴油車的禁售提上日程?
7月初,法國宣布將從2040年開始全面停止售賣所有使用柴汽油的乘用車。短短20天后,英國政府緊跟法國步伐,于上周三(7月26日)宣布將于2040年開始禁售“傳統(tǒng)汽柴油車”,以應對空氣污染問題。這條消息一時搶占了各大國際媒體的頭條,讓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以及石油集團如坐針氈。
其實,英法并不是最早做出汽柴油車禁售計劃的國家,也不是最有雄心的。早在年初挪威就宣布,2025年后,新增銷售車輛將100%為零排放(純電動車或氫燃料車)或超低排放(插電式電動車)。荷蘭和德國此前也分別在國內提出2025年和2030年禁售汽柴油車的議案。
如果說挪威和法國的計劃是為達成《巴黎協(xié)定》的自主減排貢獻而做出的自發(fā)努力,那么英國的決定更多是迫于國內空氣中的二氧化氮(NO2)污染居高不下的現(xiàn)實。
早在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后,英國人就開始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臺,成為全球空氣污染治理的先鋒。
為了治理霧霾,曾經的煤炭使用大國現(xiàn)僅有2%的電力來自煤炭燃燒。65年過去了,倫敦亦早已擺脫了“霧都”的標簽。但英國國內的空氣質量還是遠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所以這次又對交通污染下此狠手。
小科普:機動車尾氣是怎么導致空氣污染的?
· 機動車尾氣是汽柴油車使用時因為燃油產生的廢氣,含有上百種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體懸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鉛及硫氧化合物等。
·機動車尾氣排放到空氣中后,尾氣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揮發(fā)性有機物等污染物和空氣中的其他污染物互相作用,反應后產生大量二次顆粒物,成為PM2.5的重要來源。
· 此外,氮氧化物和揮發(fā)性有機物發(fā)生光化學反應,還會產生臭氧等氧化劑,使二次顆粒物爆發(fā)增長。臭氧和氮氧化物本身對人體也有極大危害。
英國:空氣污染成為禁售柴油車的主要推動力
自2010年歐盟擬定空氣污染物限值以來,英國的二氧化氮(NO2)濃度已經連續(xù)7年超出了紅線(年均40 μg/m3),而柴油車正是二氧化氮的最大排放源。據(jù)BBC報道,英國每年有超過40,000人由于空氣污染而過早死亡。因此,環(huán)境NGO ClientEarth曾分別于2010年和2015年兩度將英國政府告上法庭并且兩次贏得官司。
2016年底,英國最高法院命令政府“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出及時并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歐盟也于今年初對英國發(fā)出最后通牒,如果英國無法盡快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氮濃度,將會面臨天價罰單。
2040禁售計劃便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計劃中除了提出2040年禁售傳統(tǒng)汽柴油車以外,還承諾建立專項資金,用于電動車基礎設施建設、綠色巴士、清潔交通技術研發(fā)及幫助地方行政實施。
雖然這項計劃仍有受詬病的地方,例如,計劃中所指的禁售“傳統(tǒng)汽柴油車”用詞曖昧,可能會給使用新型排放技術的汽柴油車鉆空子的空間,但是,該計劃的宣布依然給市場敲了個警鐘,對于市場變革將會產生很強的推動作用。
中國:更需要一場清潔交通變革
中國同樣面臨著嚴峻的空氣污染挑戰(zhàn),機動車尾氣也是城市空氣污染物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機動車尾氣對于空氣污染的“貢獻”不容小覷,是多個首要空氣污染物,如PM2.5、PM10、NO2、臭氧的最大排放源之一。
根據(jù)政府公開信息搜集的各省市PM2.5源解析顯示,機動車排放在中國大型城市的本地PM2.5排放源中占有相當高的比例,分別占北京、上海、天津、杭州、南京的31.2%、29.2%、20%、28%、和24.6%。
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2013-2017)》以來,中國開始全方位地狙擊大氣污染。在針對交通污染源的污染整治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2013-2017)》著重于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合理控制機動車保有量、提升燃油品質、加快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等措施。
北京更是對機動車污染重拳出擊。今年2月,北京開始實行國Ⅰ國Ⅱ排放標準輕型汽油車五環(huán)路(不含)以內道路工作日限行,這相當于下了驅逐令。同時,政府還對老舊機動車的淘汰提供補助,以幫助車主淘汰尾氣排放大的國Ⅰ國Ⅱ標準車。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該行政令實行前,北京的國Ⅰ國Ⅱ標準車總量接近40萬輛。
這一系列的組合拳的成效是顯著的。根據(jù)環(huán)保部發(fā)布的年度環(huán)境狀況公報數(shù)據(jù),2013-2015年間全國74個重點城市的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23.6%,SO2濃度下降了37.5%,NO2濃度下降了11.4%。
然而自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全國范圍來看空氣污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甚至有反彈的趨勢。根據(jù)綠色和平對國家環(huán)保部的公開信息平臺上發(fā)布的空氣污染物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全國366座城市2017上半年的PM2.5平均濃度情況同比沒有明顯改善,二氧化氮和臭氧平均濃度同比有所上揚,其中臭氧上升幅度超過10%。
想要真正享受到新鮮的空氣,多方治理的同時,更需要尋求更長久和可持續(xù)的源頭解決方案。
除了通過限行、淘汰黃標車等行政手段從末端來治理交通污染外,還應該繼續(xù)為減少對汽柴油車的依賴做出努力。
英國這次在空氣污染治理的最新措施為中國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帶來了新啟發(fā),把汽柴油車在國內銷售市場上的徹底退出提上議程不僅能為清潔能源轉型開拓新的前景,也將會是中國空氣污染治理的有力舉措。
內燃機的終結: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進度條
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車市場 ,也是第一大新能源車產銷國。
前不久,沃爾沃公布“終止純內燃引擎汽車”計劃,從2019年開始將只推出純電動及混合動力汽車,標志著沃爾沃汽車近一個世紀的內燃機時代的終結。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0年,中國吉利集團就完成了沃爾沃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第一家公開宣布將停止內燃機汽車制造的傳統(tǒng)汽車制造商是一家中國全資控股的公司,這讓國際對中國的清潔交通轉型充滿了遐想。
國產汽車制造商比亞迪所生產的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唐”和純電動車型“秦”也在2016世界新能源車銷量榜坐上了第三和第九的位置。中國新能源車制造商已經走在了世界前端。
然而,中國新能源車的保有量雖然增速迅猛,但市場份額仍然很小。2016年,中國新能源車(含純電動和混動)保有量約109萬輛,是汽油乘用車保有量的0.55%。2017年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19.5萬輛,也僅占總乘用車總銷量的1.46%。
2012-2016年中國純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動車與家用機動車保有量分布柱狀
清潔能源交通的未來助力藍天
中國是否能有決心借鑒英、法、挪威等國,把汽柴油車的禁售提上議程,還是個問號。雖然政府已經對新能源車做出了一系列的扶持和推廣,但迄今為止,價格更便宜、配套更完善的汽油轎車仍然是許多中國家庭的首選。從汽柴油車到100%清潔交通的轉型也絕非易事:從扭轉民眾的習慣到保持電網平衡安全,從建設充電樁配套到革新電池技術,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即便如此,清潔交通變革是大勢所趨,更是確保藍天常在的源頭性解決方案之一。在國內嚴峻的空氣污染挑戰(zhàn)下,中國比誰都更需要盡早擺脫柴汽油內燃機的決心。希望我們能看到更多更給力的新能源車扶持政策和對新能源車技術革新、配套建設的投入,也盡早看到汽柴油車在中國禁售的那一天。